编程网

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就一定“输在起跑线上”吗?

2020-01-08

 

“少儿编程”已成为当今网络热搜。“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就一定“输在起跑线上”吗?作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的美国,2019年度10%以上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断引发主张失业补贴的示威游行。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针对人工智能发展“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新时代教育“减负”与科学转型的“加码”引发社会和新一轮孩子无奈,家长焦虑。学科教育“刚需”与未来发展“趋势”,令无数家庭和学生选择攸关!

  我们到底怎么认知少儿编程呢?
  少儿编程是实现人工智能的语言。是信息素养的科学养成。
  编程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图像识别、人脸及形体识别、机器人操作等技术,都离不开编写为之实现的软件代码,熟练掌握诸如Scratch、Python、C及C++等编程语言,运用计算机理解的代码与其沟通,方能实现人工智能所需的各种强大功能;21世纪是科技更新迭代、航天发展、基因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经济全球化加快进步的非物质信息时代。

  我国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规划》明确指出:“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

  自觉自发识别、形成信息意识,掌握包括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信息知识,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领域问题并进行创造的信息技能,以及完善包括伦理、法律、文化等社会人文的信息道德,是新时代亟待养成的信息素养,是面向全球信息化的综合能力体现。
  信息技术是信息素养的工具之一,而少儿编程是从小适应、实践社会、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
  少儿编程是训练逻辑的思维体操,是提升学习能力的现代工具。
  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中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逻辑思维缜密,能够应对变化,提出独特想法的创造型人才。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而编程的本质是一套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将自身的思路转化为逻辑运算的步骤,从而完成复杂的任务。在编程学习的过程中,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国际推崇的STEAM教学理念贯穿,跨学科知识融合,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可以分步解决的小单元,通过分解、模式识别、抽象聚焦和计算方法并反复纠错,不仅培养专注力,还通过整个问题的逐步解决,形成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西蒙·派珀特最早遇见计算机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孩子在制作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在建造中建造自己的思想,通过计算机海量信息辅导学习编程,不仅仅是学习代码的技巧,不是培养“码农”和“程序猿”,更重要的是计算机语言背后的逻辑和自动化、抽象、计算思维。思维改善最终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提升。

  少儿编程是兴趣实践的场景应用,是智慧创新的动力引擎。“无趣味,不编程”是编程的核心理念,寓教于乐是少儿编程的教育特色。代码是一种语言,汉语和英语等语言文字可以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文字作品,而代码也同样可以编写出充满创造力的程序和作品。编程工具Scratch创始人米切尔教授认为:热情是学习的驱动力,热情产生的动力会让孩子产生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游戏是产生创造力的实验、冒险和挑战,游戏的探索性正是好奇心、想象力和实验的结合。

  而编程教育从兴趣入手,手脑协调、软硬件结合、亲自动手实践,以项目式游戏娱乐性创造激发学习探索兴趣,让思考和行动相结合,从独自思考转向共同创造,当游戏背后的奥秘不再痴迷,创新能力将得以自然发挥。现代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你每告诉孩子一次答案,就剥夺了一次他们学习的机会”,孩子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孩子的想法不是外来的,而是他们通过探索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起源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互动沟通活动。而少儿编程的趣味性正是培养孩子科创兴趣和学习实践及创新能力提升的教育探索。少儿编程的学科知识融合和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计算能力、动手应变、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的全方位锻炼。

  总之,“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教会知识点更为重要!我国将迅速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世界最大的应用市场,少儿编程是当今学习世界的思维革命,是人工智能新时代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创新。但它绝不是万能的学习和升学神奇,人们选择学习少儿编程,如果抱着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则会为本以焦虑的教育雪上加霜。